国家三级甲等医院
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
健康热线:
赵桂华,女,31岁,本科学历,护师职称,广元市中医院内一科护士。参加工作10余年来,她始终以“救死扶伤,实行革命人道主义”为座右铭,以“解除患者痛苦,挽救病人生命”为己任,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,刻苦钻研,扎实工作,无私奉献,实现着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。
2010年,卫生部启动“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”活动,其所在科室内一科成为医院“示范工程”活动首批创建“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”的科室之一。她主动学习相关规定,深入理解“示范工程”活动的目的意义,深刻认识到我们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,积极响应医院动员,竞聘上岗,成为医院第一批优质护理病房的责任护士。
该同志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,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。在工作中,她总是勤勤恳恳,恪尽职守,想病人之所想,急病人之所急,力争精益求精。内一科主要收治心血管疾病、肺病,急危重症、老年病人、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多,病人往往起病急,病情变化快,病人和家属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快的治疗和最佳的效果,他们往往较急躁,在这种情况下,她总能耐心地解释,细心地治疗,她脸上常常挂着真诚的笑容,言语总是那么耐心、温和,认真询问,耐心解答,并且做到百问不厌,百答不烦。“昨晚睡得还好吗?”、“您今天气色不错,好好调养调养,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”,关切的交流拉近了和患者之间的距离,轻松愉快的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时与病人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,避免了许多矛盾和纠纷。
她切实全面履行自己的职责,注重在护理工作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,为患者提供生活照顾、病情观察、治疗、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全面、全程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。经常巡视病房,与患者沟通交流,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患者的疑问及要求,及时观察记录病情变化,评估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,采取护理措施,观察效果。由于她所在科室科是一个以老年患者、慢性病患者为主要群体的科室,患者基本都有孤独、寂寞、焦虑、缺乏信心及自理能力不足的现象,家属也会有疲倦、厌烦的情况。她把以前称呼患者某某床改为某某大爷、奶奶、大叔、大妈等。把以前由家属干的活现在承担过来,从整理床单元到协助更衣,从洗脸漱口到擦身泡脚……无论病情观察,治疗抢救,还是护理并发症护理,她在为患者服务的同时耐心聆听患者的倾诉、排解患者的忧愁,让患者感受到的是比家还温暖的服务,同时也让家属放心。每天她总是第一个到病房,最后一个离开,经常有患者问“小赵,怎么还没下班呢?你不累吗?”她总是微笑着说;“不累,你们的满意是我工作的最大的动力。”在患者出院后,她一直坚持电话随访及家访,了解患者的需要及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,护患关系于无形中拉近,朋友的友谊在无形中产生。内一科护理办公室一面面锦旗、一封封感谢信,是对她工作的最大肯定。
曾经有这样两位患者,一个是靠呼吸机辅助呼吸了三年多的黄女士,由于气管切开,不能用语言表达,开始还可以歪歪斜斜的写几个字,后来就只能用眼神来表达自己的意图,这就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责任心,从细微变化中寻找蛛丝马迹,及时为她解决,以减轻她的痛苦,在她的精心护理下,那位病人没有发生一处压疮,每次她到病房时,黄女士都会为她竖起大拇指!另一个是因股骨颈骨折伴肺部感染的高龄患者张大爷,这位患者是一个典型脾气暴躁者,不怎么招家人喜欢,于是就请看护照顾。可能是缺少家人的温暖,老人家经常大吼大叫,破口大骂,看护换了一个又一个,可是她并没有因此而退缩,而是迎难而上,找出突破口,用心去交流,去温暖他。每天主动去关心他,为他翻身拍背,洗澡,洗头、修剪指甲、功能锻炼,由于长期卧床有一次他出现了便秘,用了缓泄剂效果不太好,心功能不好又不能灌肠。于是,她就毫不犹豫地用手为他掏出了大便,这次老人家哭了,拉着她的手说“孩子,谢谢你,你就是我的亲孙女啊!”。
内一科的患者经常会有失眠、心悸、眩晕、便秘等症状,她积极查阅资料,请教中医专家,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,制定了耳穴压豆、穴位艾灸、穴位按摩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实施方案,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她还积极总结护理经验,撰写的护理论文《《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的护理干预》,发表于《全科护理》2012年第7期。
她在护理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,无怨无悔,默默无闻地奉献,用炽爱温暖着病榻上的患者,用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病人的心灵,因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过硬的护理业务水平,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,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和好评。因工作出色,她先后获得“优秀护士”、“先进工作者”等表彰,2013年,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彰的“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”光荣称号。
Copyright©2025 www.gyszyy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:广元市中医医院 网站访问总量:15831936 人次
医院地址:广元市城区建设路133号(乘3路、17路、19路公交车直达) 联系电话:3234567 3225319